良食进展
两个方法,减轻养殖业对气候危机的影响

来自 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 (原文发布于2017年4月25日)

https://www.iatp.org/tackling-livestocks-contribution-to-climate-change

 

 

问题焦点:

如果不减少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我们将无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工业化养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致因

 

科学家认为,现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9%来自全球食物体系,其中大部分来自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

 

养殖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全世界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总量,其中将近一半是以甲烷的形式排放。这种气体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效力比二氧化碳强30倍,而一旦停止产生,可以快速消失。

 

当前全球肉类和乳制品产业增量的80%来自工业化养殖的扩张;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合并和垂直整合正在加快这个过程。2015年,仅仅五家公司(JBS,泰森,嘉吉,National Beef,Marfrig)就生产了全球20%的牛肉。

 

在所有为停止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措施中,如果其他都做到了(如停止开采和燃烧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等等),却没有减少工业化肉类的生产和消费,那么地球仍面临在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4摄氏度的“灾难性”风险。

 

 

需要明确的是,问题在于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

 

工业化养殖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来源包括化石燃料、化肥、粪便,以及大规模的毁林和土地退化。

 

工业化养殖还造成了许多其他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对工人的剥削,对小型家庭农场的破坏,对数百万动物的虐待,以及抗生素耐药性和禽流感等全球健康危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乐观的估计,以技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减少目前养殖业排放量的30%。我们急需系统性的转变。

 

通过公共资金和政策,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的价格被人为控制在过低的水平;这些政策将产品的真实成本转嫁,并支撑着该产业在过量生产和贸易之间不断循环。

 

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危机,减少工业化肉类的生产就格外关键。具体措施应包括需求端的引导,强调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必须处理消费问题

 

从现在起到2050年,全球肉类和乳制品的消费量预计将分别增长76%和65%。如果不大幅减少,这将耗尽《巴黎协定》为从现在起到2050年之间设定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预算。

 

北美、巴西和欧洲仍为人均肉类消费最高的地区,亚洲的人均肉类消费也在高速增长。如果所有人均消费过多的国家可以将肉类消费限制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平,那么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减少40%。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肉类和乳制品消费量都相对较低,但是这些国家城市里的中产阶级越来越推崇西式饮食,包括对肉类和乳制品的过度消费。外国的食品公司、快餐连锁和超市正是锁定这些目标国家以求扩张。

 

 

然而,进行小规模生产的农民和牧民反而常常受到责备

 

大公司的游说团体、科学家和发展机构通常将贫困国家的小规模畜牧业者描绘成气候变化的元凶,因为他们的牲畜在将热量转化成单位重量的肉和奶时“效率较低”。

 

然而,仅将目光放在效率和排放强度上,会忽略这些多功能、种养结合、生物多样性高的小规模畜牧生产体系的诸多益处。这其中包括改善土壤健康,增强气候抗灾力,以及环境和公共健康等方面的其他益处。

 

肉类和乳制品的小规模生产模式早已适应了当地的食物体系,它支持肉类和乳制品的适度消费,而这种消费水平正是世界其他地区必须实现的。

 

解决方案若想发挥效用,必须削弱全球肉类和乳制品产业集群的巨大权力。

 

 

重新分配补贴

 

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是由大量纳税人的钱支撑的。2013年,光是欧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就为此支付了530亿美元。中国和巴西也拿出了大量公共资金来投资本国主导的肉类和乳制品跨国企业。

 

每年,所有支持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生产设施(如西班牙正考虑修建的存栏两万头的奶牛场)的公共补贴、信贷和其他财政支持措施,都应被清点,然后终止。

 

这些公共资金应当被分配给进行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生态放牧的小农户,以及用来帮助大规模生产者向这些模式转型。

 

公共资金也应被用来建造或翻修当地基础设施(如屠宰场、肉类和乳制品加工设施、道路、卫生设施等),从而使当地的肉类和乳制品市场更加繁荣。

 

 

从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业撤出投资

 

肉类和乳制品企业是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增长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反复阻碍政府采取行动降低社会对这些产品的需求。

 

银行和其他投资机构必须对其农业综合企业投资中的真实碳成本和气候风险进行考量,并从那些破坏气候的企业撤资。

 

气候基金应当被用来支持并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以加强农牧体系的气候抗灾力,而不是以碳信用或碳补偿的形式激励工业化养殖场的扩张和工业化模式的普及。

 

必须阻止肉类和乳制品公司及其游说团体继续影响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过程,具体做法应包括对其活动资金制定更严格的规定,防止政府和政府间咨询机构出现利益冲突。

 

应当根除以推广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为目的的公私合作关系。

 

 

终止并撤回所谓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

 

诸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综合性经济贸易协定》(CETA),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之类的贸易和投资协议为肉类和乳制品的全球产业集群扩大了市场。这些协定不但准许廉价肉类、乳制品和饲料的倾销,还阻碍[本地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来支持本地供应商或削弱这种“自由贸易”模式。例如:

 

-        印度与廉价奶粉出口大国新西兰进行RCEP谈判的同时,印度有7000万奶牛场面临着进口乳制品的威胁;

-        非洲国家政府与欧盟之间签署《欧洲伙伴关系协议》(EPA)后,从塞内加尔到南非的大量牧民可能将失去生计,因为这些贸易条约会促进欧洲对非洲市场的廉价乳制品倾销;

-        48个国家正在协商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可能会妨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养殖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        TPP、CETA和TTIP等协定为了维护企业利益,对食品安全、转基因审批以及环境和公共健康等方面的监管进行了弱化,这将使政府在未来难以对相关产业进行监管和改革。

 

这些协定必须被废除,取而代之的倡议应当鼓励各个社区和国家通过互助合作来发展各自的本地市场。

 

 

减少肉类消费,杜绝过度消费

 

在北美、欧洲、巴西和中国这些过度消费情况严重的地区,努力减少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尤其是红肉)的消费,是至关重要的。有效措施包括修订并普及国民膳食指南,以及通过严格的政策法规来保障膳食指南的落实。

 

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策略之一是让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的价格升高,从而反映其真实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削减补贴、产业监管和引入其他财政手段来达到目的。然而,这些措施的执行绝不能损害到低收入消费者和小规模生产者的利益。

 

公共教育和媒体宣传也非常必要,它能帮助百姓了解减少过度消费的必要性,鼓励大众共同行动。这些措施的目的并不是干涉个人选择,而是让公民成为主导,推动系统性的变革。

 

公共部门机构(如学校、医院等)应当在其餐饮服务中主动减少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的供应,并且在选购高蛋白食材时,尽可能从较短的供应链和小规模可持续供应商处进货。最近,美国的奥克兰联合学区(Oakland Unified School District)进行了类似的试点项目,在过程中节约了42000美元,获得了巨大成功。

 

 

支持小规模生产和本地市场

 

全球有超过6亿小规模农户和2亿牧民以牲畜为生计。他们通过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每天为数十亿人供应优质的肉、蛋、奶。他们急需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政策和计划应致力于支持和保护这些小规模的生产者和他们供应的本地市场。

 

政策应当鼓励畜牧养殖业者向生态农业转型,采用轮牧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们需要资助由社区主导的致力于推广生态生产方式、重建分散型食物体系的项目和倡议。

  

 

这份简报以如下研究为基础:

GRAIN,《勇于直面困难:为了拯救气候,是时候削减工业化肉类和乳制品了》(2017年1月):https://www.grain.org/e/5639

IATP关于工业化肉类产业的研究:iatp.org/industrial-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