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进展
食物系统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

来自 食物气候研究网络 Food and Climate Research Network

https://foodsource.org.uk/31-what-food-system’s-contribution-global-ghg-emissions-total

 

 

3.1.1.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0%到30%来自食物系统

 

据估算,全球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大约20%到30%来自食物系统,虽然这些估算有难以消除的不确定性。

 

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农业和土地用途的改变(见上)。化肥、农药和粪肥的使用、农业和土地用途的改变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加起来“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4%。光是养殖业就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

 

食物系统的后期阶段包括包装、分销、运输、加工、烹饪和废弃物处理,全部加起来的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到10%,但其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在逐渐增长。

 

本章的3.3节和3.4节对这些环节有更深入的讨论。

 

在食物系统里,消费模式和生产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3.1.2 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尤为显著

 

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农业生产的排放)和间接排放(为了农业目的而改变土地用途所产生的排放)。

 

三大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源如下:

• 二氧化碳由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例如:农业机械、化肥生产、农药生产、农场设备生产(如塑料大棚);

• 甲烷由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消化道发酵、动物粪便、水稻田以及有机质分解(例如废物填埋)所产生;

• 一氧化二氮由土壤细菌、豆科植物生产、动物排泄物以及氮肥产生。

 

间接排放主要来自土地用途的改变增排的二氧化碳,例如毁林和将泥炭地转化为耕种用地。

 

农业和相关的土地用途改变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是一百亿吨,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4%。

 

如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直接排放占农业总排放的一半左右,近年来,这一部分的排放在不断增加。

 

另一半排放基本来自土地用途改变和林业(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部分的土地用途改变和毁林都是农业扩张导致的。据估算,全球80%的毁林都是出于农业需求 。(Kissinger, G., M. Herold, V. De Sy. Drivers of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A Synthesis Report for REDD+ Policymakers. Lexeme Consulting, Vancouver Canada, August 2012)土地退化指的是森林和其它土地的退化,而不是直接的大规模毁林;其主要原因是采伐木材,而不是农业。

 

这里提到的土地用途改变指的是实际作用的改变,例如将森林变成作物耕地或者放牧用地,而不是指土地和森林的退化。虽然土地退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但我们不将它归为食物系统造成的影响。

 

最近几年,毁林导致的碳排放有部分被造林工程抵消了,但是以农业为目的的土地用途改变带来的净排放仍然很高。地区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造林工程更多是在亚洲和南美洲的北部区域进行,而毁林主要发生在南部。

 

3.1.3 生产后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平均较低

 

农业生产排放(包括农业的直接排放,以及为生产动物饲料而进行的化肥农药生产和能源消耗)占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绝大部分。

 

农业生产后阶段(包括加工、冷冻、储存、包装、再加工、分销、餐饮和消费、废物处理等)的排放量相对少很多,但对有些食物种类来说,这部分的排放量也可能很大。

 

从全球规模来看,排放量的测量计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良食大学编者笔记:如本文所讲,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没有将土地退化归为食物系统造成的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土地退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也和食物系统有关。这是因为,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土地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大规模工业化单一种植会破坏土壤,增加土壤的碳排放,而可持续的有机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就会小很多,甚至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它转化成滋养土壤的有机碳,从而大大减少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遵循特定的方法,将一片农田从工业化生产转为有机种植,是抵抗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