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食物安全中心 Center for Food Safety
http://www.centerforfoodsafety.org/files/foodclimate_51242.pdf
气候变化正威胁着食物和气候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有可能对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这种对农业、进而对食物生产造成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缺粮、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并给全球粮食安全[1]带来严重后果。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通过审视食物生产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来传达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报告展开论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如干旱和气温升高,并检视其对不同农作物带来的实际和潜在的影响。之后,报告检视了工业化农业和有机农业这两种相互竞争的食物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在不断升级的气候冲击之下,各自的复原能力。
公众需要意识到,工业化的食物体系将许多社会和环境成本外部化,而且严重依赖化石燃料。这个系统目前占主导地位,从加工、包装、运输、冷冻到零售的每一阶段都在排放温室气体,同时还导致森林被砍伐、土地用途改变、水污染和浪费。标准估算认为农业排放了15%的温室气体,但总体考虑的话,全球食物体系实际上“产生了全球大约一半的温室气体。”
相较之下,有机农业不但比工业化系统少消耗30%-50%的能源,还能带来食物生产之外的好处。生态再生型有机农业与强大的自然系统合作,在加强粮食安全,同时适应气候的不确定性、减少农业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干扰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虽然目前的气候变化轨迹令人担忧,但气候混乱和粮食不足的未来并非注定。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变未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努力积累土壤有机质,从而大规模、低成本地降低大气中的碳含量。
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在是时候让这个话题具体化了。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既是机遇,也是为了稳定气候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政府决策者、农民、商人、研究者和普通民众都需要理解不同食物生产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必须远离有毒的、依赖化学物质的工业化食物体系,并且提升政治意愿,来推广能够修复自然系统的生产方式。整个社会在今天所做的选择,将会决定未来的农业是否有抗灾复原力、人类后代的粮食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1] 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受物质、社会或经济条件的制约,获取充足、安全、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膳食需求和饮食偏好,从而维持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生活。” 这里的前提假设是社会具备种植和生产食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