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糙米粥,一个红糖果仁馒头,再加素咸菜,开启了首届良食英雄峰会元气满满的第一天。2017年8月10日,由良食大学主办,高校素食联盟和扬州蔚圃协办的首届良食英雄峰会在江苏扬州拉开序幕。
一不小心,峰会第一天日程已经结束,小编我好激动地告诉大家,今天一天的体验真的很棒,我们是关于食物的峰会,当然少不了良善又美味的食物啦!
午餐的美食,太好吃啦,小编忘记问菜名啦!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下午工作坊的茶歇点心,早上和晚上的饭菜实在是太美味啦!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这么美味又良善的食物来自所有参与小伙伴的支持。在此特意向所有支持与参与伙伴表示感谢。感谢良善的你赴这场良善之旅,感谢在厨房工作的所有义工,感谢所有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小伙伴,感谢来自全国各地赴会的参会人员,感谢场地支持方-同生公益大讲堂和蔚圃,感谢上海食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感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在厨房辛勤劳动分厨房义工,感谢你们!
摄影高阳远帆/杨素榕
协作者杨金介绍峰会日程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破冰环节,相互了解可爱的你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参会代表认真写下自己的信息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参会代表张贴自己的信息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年轻的峰会代表交谈中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简艺导演做开场分享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上午八点峰会开始前,独立导演、文化工作者简艺简述了他为什么发起良食大学,为什么要办良食峰会。小编简单整理简艺先生这几年的“良食经历”:
2009年受邀拍摄纪录片《何以为食》:该影片揭示了工业化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对动物的伤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简艺开始吃素,逐渐深入了解食物议题,通过放映纪录片,讲座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食物背后的真实代价。
2014年开设“何以为食”微信公众号:持续传播食物的代价和真相。
2016年发起良食大学:筹建网站,希望做可靠的食物教育平台。
2017年春天开始线下活动良食路演:分享食物真相,重新认识健康、良善、多元的食物,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城市举办工作坊。我们要拆掉人与食物之间厚厚的墙。
2017年的5月,正式启动良食峰会项目...
简艺现场介绍到:(敲黑板,划重点!)
“此次良食峰会有三个大的版块:研究、创业、传播。其中研究是基石(重要信息1),目前我们本土原创的研究非常少。当然,这次峰会不只是传授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大家借此机会多互动,完善自己食物方面的项目,我们后续会选出十位“良食学者”给予全方位的支持(重要信息2)。这三天,上午是讲座,给到大家一些国际上食物议题的研究成果,下午是工作坊,就大家关切的食物问题深入探讨。大家因此建立更多连接。”
来自纽约的嘉宾Mia MacDonald 背景丰富,跟“良食峰会”的缘分,从她是《何以为食》的制片人开始。除此之外,她既是学者,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和纽约大学环境研究院;又是行动者、政策分析家,曾撰写出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塔伊(Maathai)的畅销自传。
国际嘉宾Mia MacDonald在演讲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一组来自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
70亿人口消费700亿陆生动物、10000亿水产动物。
为提供肉食和乳制品,畜牧养殖业占用70%的农业用地,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14.5%。
中国的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是全球的一半。
中国每年仅为养肉鸡消耗的淡水多达1.75亿立方米。
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21万吨,其中一半用于给人治病,另一半用于养殖动物。
对数据不太敏感的我,也开始意识到,食品工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正给地球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跟我们的主题“良食”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原来,我们生产、消费动物性食物其实就是在加速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的恶化:包括水资源匮乏,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些,为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行动,这也许是我们峰会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自嘉宾的PPT
由于无法来现场,纽约大学的教授Jeff Sebo通过远程直播视频,分享了他对于食物伦理的思考和见解。
他抛出一些问题,比如:
我们是愿意尽可能增加幸福还是减少伤害?
我们对动物有没有道德义务?
我们是对这个世代还是包括未来世代有道德义务?
我们对本国还是包括其他国家有道德义务?我们更关注个体还是群体?……
Jeff Sebo博士认为,不伤害身边人的利益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道德考量。这也是远古人类进化而来的初始伦理。那时人对环境的影响极微弱,但时代不同了,人类的行为对地球的现在和未来都有重大影响。每个人的食物选择都对全球,对未来有道德义务,这是新时代的伦理。如果只考虑自己,只顾眼前,世界一团糟。没有人能置之度外,或幸免于难。
与国际嘉宾Jeff Sebo进行Skype演讲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协办方高校素食联盟带来了许多90后,甚至00后充满活力的面孔。提问环节相当活跃,直接对话美国教授,火花迸发。
上午讲座后的答问环节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下午的小论坛和工作坊在清雅到了极致的扬州古民宅蔚圃举行。小论坛的9个短演讲分别在茶室、书房、禅房平行进行。
会场二小论坛分享者正在向大家介绍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由造点团队引导的工作坊属于深度烧脑,大主题为食物体系的减法设计。50多位参会代表分成10组,从农夫,经销商,物流,消费者,食品加工,高校,食愈等小主题工,通过设计思维的引导术引发头脑风暴,聚焦真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工作坊第10组正在头脑风暴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认真投入工作坊的参会代表
摄影 高阳远帆/杨素榕
经过3个小时的团队共同努力与研讨,大家都有收获满满,甚至有成员表示,此次工作坊,比上次参加相同活动,进步很多,如果上次是1.0版,那么这次的就是2.0版。
部分小组与组内头脑风暴成果展示
摄影 谢博云/曹雕
造点工作团队与良食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大合照
摄影 谢博云/曹雕
再次感谢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良食英雄和分享嘉宾!感谢辛苦筹备峰会的志愿者们!感谢蔚圃提供良食和场地!
第一天参会人员的分享
摄影 倩倩
明后天,良食峰会精彩继续哟!偷偷告诉您,明天上午7:30小编会直播峰会的国际嘉宾讲座,期待与你相遇良食峰会。
文 | 陈雁雁
编辑 | 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