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峰会第二天的报道,限于篇幅和时间原因,我们无法还原峰会现场所有的精彩、付出和感动。我们努力通过文字和照片记录一鳞半爪,希望给到不在现场的朋友一些启发和收获。
野口清美女士分享“平衡饮食”
“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那么简单!”来自日本大阪的野口清美老师在良食峰会的第二天讲述了遵循“Macrobiotic”理念即“自然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Macrobiotic”饮食法通过樱泽如一的大弟子Michio Kushi将该理念更新后,用于美国丽兹卡尔顿酒店,被前副总统戈尔、好莱坞明星等所实践。在日本随着各种出版物的大量报道,被人们所关注。2005年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一成以上1947-1957出生的女性都在试用这种饮食方法,而在美国已有400万人正在实践和受益于这个理论。
野口清美是“Macrobiotic”创始人樱泽如一老先生的直系弟子,她有感于先生的教诲与理念,对大自然和宇宙心怀感恩,一直致力于“自然平衡饮食”的研究。“自然平衡饮食”的核心思想是,合理的糙米饮食以及食物的自然护理疗法养育孩子,使他们从小就与药片和医院无缘。她总结道:“宇宙是以阴、阳秩序开创出来的。”
同时,野口清美老师也告诉我们,素食也需要有一定的饮食习惯,因为“一切皆源于正确的饮食习惯”,就算是喝水也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
宋采晴女士分享“吃可以改变世界”
来自台湾“元禾食堂”的创始人宋采晴女士也在峰会第二天分享了她的创业经历,是一个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的过程,她认为“吃是可以改变世界”,所以元禾食堂从制作好吃的糙米饭开始,一步一步尝试找到食物最自然地味道,呈现给大众的是自然,简单,健康的美食。然而元禾食堂的每一位员工都发心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裘成老师
裘成老师是一个行动研究教育者,她为我们带来了“可持续食物体系”的演讲。她从我们的食物从土壤中生长,再到入口被消化的整个过程开始讲解。我们的健康与食物息息相关,因此有一个从种植到售卖可持续供应给人们的食物链就至关重要。裘成老师以她自己的亲身经验,为我们带来来自纽约的全新的“森林可持续农业体系”的讲解,其中包括“森林生态与农业”的构成,如何实施城市农业与堆肥,以及在纽约的农夫市集的模式,最后讲到老师接下来希望进行的“中美可持续农业交流与人才培养”的计划。
演讲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也是十分精彩,其中裘成老师回答到其实目前有机食物普遍贵,就是因为大家还处在过去的单一农作物种植,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农业模式中,如果我们能够采用这种森林可持续农业的方式,可以让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相辅相成地生长,耗费更少人力并且有更多产出,就能达到减少成本,同时也恢复了生态的效果。最后,裘成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从源头上来看待食物,我们就能跟自然和平共处。
60分钟嘉宾分享后,大家依然是意犹未尽,在40分钟的问答环节时,大家更是争分夺秒的向嘉宾抛出更多因为思维碰撞存在的疑惑。但是40分钟依然无法控制思维的轨迹,在结束讲座后,大家依然沉浸在其中。
Q&A
中午的美食与茶歇
看着这些诱惑的美食,第一眼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在良食路演的第二天,美食也越来越多。在这里不仅能够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十分美味的食物,从食物的体验中,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良食,对蔬食有一个更深切的感受。美好的食物人人都会喜爱,但是从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感恩,感恩为这些食物背后付出的人,感恩每一位义工的付出,当然,还有参会代表的付出,为我们的峰会增添更耀眼的色彩。
厨房义工
我们的参会代表同样也参与到我们的良食团队,感受每一餐饭背后的辛勤劳动。是他们用汗水给予了我们可口的三餐。
开讲啦!开讲啦!开讲啦!下午共有12位,小伙伴和大家做分享,分别是:
1、王奕苹,“让不打针不吃药的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介绍自然医学之家的整个框架,自然医学众筹图书馆的发展情况;
2、林炎峰,“To make the world better ”——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的当下,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的人,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
3、魏丽,“正念饮食” —— 理论背景介绍,体验,分享;
4、贵艳蕾,和大家一起分享“何以为食”;
5、刚好,“选择更美好的生活 ”——自身全有机转换过程,以及从消费者购买走到帮助生产者,希望更多人一起走上这条路;
6、那镔,“从快餐到慢食 -——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慢食者”;
7、张思,“美食,祈祷,爱 ”—— 讲述自己饮食改变的经历,食物对身心转变的重要性;
8、陈加珍,“我的露台种植”——健康从健康的食物开始!关爱家人关爱自己,小小阳台,露台方寸天空也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9、Amelie Rousseau,“在美国从农场到学校的良食教育”;
10、周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我们只想让它长出良食。——记良食路演所有有共同梦想和方向的伙伴;
11、张轩 ,“动物研究”——一个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12、杜亚明,“良食?良师?” ——1/教育变革正在发生。2/ 人类教育走向何方?3/ “食教何以可能?
精彩纷呈,迷你演讲,火花不断,收获无穷!
研究工作坊分享
创意研究模块由简艺导演和Mia MacDonald担任导引。研究的定义十分广泛,不一定只有大学里那种非常严肃的学术论文才是研究,任何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都属于研究的范畴。目前,良食事业的传播和推广,非常需要原创性研究,很多素食方面和动物保护方面的资料、数据、纪录片都是美国研究者的数据,我们只是负责翻译和传播,缺乏中国自身的数据,更缺乏原创性的文章和视频,这就需要良食英雄共同努力。
研究工作坊分享
Mia老师则介绍了目前美国素食主义的推广经验,也对我们研究素食在中国的推广提供帮助和指导。推广素食,不一定要很严肃的宣传方式,大家可以创作许多有趣的图片、视频等,用一种快乐和新鲜的方式传播素食理念,Mia同时向大家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美国素食方面的研究资料,令大家很有启发。
然后,大家分为几个研究小组,分别介绍了自己目前希望研究的课题。最终,各个小组分别以素食主义写作与传播、素食图片创作、动物伦理、食品认证、药膳研究、素食教育研究等几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一些观点和方案。
创业工作坊中梁先生分享
创业模块的导师梁正中先生是著名的创业投资家,也是本次场地支持方,感谢梁先生的支持与帮助。在创业模块,梁先生从做人和创业的角度出发,切实的给到大家如何成功的方法。他认为要想做成任何事情,对万事万物一定要有爱和敬,只有这两个状态平衡好,就会很顺利。并且告诉年轻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要从心出发,要符合道,才能感召更多有发心的年轻人一起干一番事业,年轻人过了18岁的人生就要100%靠自己。
传播工作坊分享
在传播模块,Matt Grager 整个工作坊中分享了在传播和宣传环保活动时的成功经验。用活泼互动的方式让大家享受在这场三个多小时的工作坊中,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将野生救援团队的成功模式,融入到自己的项目中,通过更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方法,更好地推广自己的讯息。
感恩不断,感谢所有参与人员,感谢在厨房帮我们做良善美食的志愿者义工以及有所努力的志愿者团队,感谢所有场地合作方,感谢本次场地提供方同生公益大讲堂与蔚圃,感谢上海食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感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文 | 高阳远帆
摄影 | 高阳远帆、杨素榕
编辑 | 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