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进展
良食英雄峰会第二天(上)| 在校园中实践良食,共同完善食物体系

八月六日,第二届良食英雄峰会进入第二天,更多一线工作者介绍了他们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可持续食物体系的宝贵经验。


本篇是峰会第二天上午的内容精要。


主题演讲

 

EY4A9808.jpg

拉菲·塔海伦

耶鲁大学后勤助理副校长


“大学建立可持续食物体系的经验分享”

 

拉菲·塔海伦是耶鲁大学后勤餐饮部门的领导者,他认为高校担负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高校有义务进行创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领导能力,促成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食物体系。

 

在耶鲁大学,食堂不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促进学生交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推动创新、孕育未来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的食物观念和传递爱的地方。


耶鲁对食物的标准是:第一,有益于身体健康;第二,对社会公平;第三,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第四,对环境友好良善,第五,要符合食物伦理。


具体行动上,2010年-2013年,耶鲁后勤将水果蔬菜的用量增加了30%,2013年-2016年又提高了20%;2016年开始增加植物性饮食,在菜品中减少肉类蛋白,增加植物性蛋白,目前耶鲁85%的菜品都是植物性的。


同时,耶鲁后勤有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粗粮杂粮;减少盐,注重用天然香料调味;减少不健康的脂肪,增加健康的脂肪。


耶鲁确保食堂使用的少量肉类无激素、抗生素,人道饲养;海产品也是经过第三方环保机构认证的可持续产品。


耶鲁还创造了一种混合型汉堡,与美国蘑菇协会合作,用蘑菇代替汉堡里的一部分肉,减少肉类用量。耶鲁也是第一个提供纯素“未来汉堡”的机构。


EY4A9854.jpg

李博成

耶鲁可持续食物项目 食物与农业学者

 

“组织学生共创校园可持续食物体系”

 

李博成先生从学生的角度介绍了耶鲁校园中的食物运动。耶鲁大学可持续食物项目于2000年成立,最初是由一群学生提出的倡议,旨在培养大家对食物的基本认知,从多学科多角度来理解食物。


耶鲁可持续食物项目的行动的原则包括:


第一,保持谦逊的态度。我们对食物和土地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要学会谦卑。


第二,像管家一样做农业。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拥有土地,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是要替子孙后代去管理它。


第三,运用批判性思维。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只关注手头的工作。


可持续食物项目的工作聚焦于三个方面:


第一,农场。学生在校园农场中学习生态种植,解决各种问题,面向当地社区和高中进行食物教育,还会把自产的农产品拿到周末市集上售卖,学习经商的伦理道德。


第二,课堂。食物体系的问题太过庞杂,涉及非常多的学科。耶鲁可持续食物项目会采用多学科的视角来看待食物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耶鲁目前还没有针对食物的专业,但正在努力推进,也鼓励教授将农场作为课堂,带领学生探讨食物议题。


第三,全球。该项目计划邀请主厨、律师、政策制定者等专业人士进行系列演讲,分享他们的食物故事。该项目还设立了全球奖学金,资助学生去世界各地做与食物相关的研究。


 

专家小组讨论


EY4A9915.jpg

李佩莹

Proveg国际东亚区域经理

角度:社会团体与学校的合作

 

EY4A9957.jpg

曹乃真

百欧欢有机农场商务拓展部总监

角度:农场与学校的合作


EY4A9991.jpg

杨婷婷

快乐食间联合创始合伙人及副总经理

角度:餐饮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EY4A0066.jpg吴敏

杭州食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角度:传播机构与学校的合作

 

问题一:各位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可持续的校园食物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李佩莹:食堂里用的材料最好是有机,降低肉食,要从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吴敏:学校在食堂可以有很多场景设计,在学校要把场景串联起来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受。不要忽视老师和家长的作用,让掌握餐桌和菜篮子的老人也加入进来,这样可持续的饮食观才可建立。


杨婷婷:增加高校后勤领导对植物性可持续饮食的了解很重要。这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可以从局部的改变做起。


曹乃真:学生要有科学研究精神,还要拿出良食英雄的行动力。情境教育是很必要的,通过餐厅环境的情境、农场生态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快吸收信息。


问题二:对于想要去改变,却不知道怎么入手的学校,各位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支持?


曹乃真:建议学校食堂进行垃圾分类,建少浪费,垃圾分类后可以进行堆肥,进而养好土地,进行种植。


杨婷婷:在现有条件下先做好现有的食堂。可以先与学生社团进行互动,他们更容易被影响,再通过他们影响学校。


吴敏:我们可以在大学和小学里促进合作互动,在食品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师资可以共享。

 

李佩莹:学校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改变,学校可以设圆桌会议与学生聊,共同找出一个解决方案。

 

EY4A0121.jpg


问题三:从校方获得的最大的支持是什么?还希望能获得怎样的支持?


李佩莹:我们曾经给一个职业学校培训,他们很喜欢这种培训,并且还会派经过培训的学生去其他学校做培训,这是很好的榜样。


吴敏:学校有勇气跟你一起探索,会给到你时间、空间。学校被打动是很难,但如果说到支持,我觉得双方都需要去努力。


杨婷婷:我们有来自大学的支持,学校来投资食堂,那我们会用投资省出来的钱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增加有机、植物性的食材。另外,学校领导高层的认可和授权非常重要。


曹乃真:对我们而言的支持就是学校愿意把孩子带到我们的田里。孩子通过在农场的体验开始认识农业、热爱农业,让他们知道这是可以改变未来的,甚至可以作为职业来做的。



峰会美食

 

八月六日上午的分享和交流结束后,七种口味的蔬食汉堡让饥肠辘辘的人们赞不绝口。下午的内容更加精彩,敬请关注!


EY4A9888.jpg

EY4A9893.jpg

EY4A9896.jpg

EY4A9913.jpg

EY4A9958.jpg



摄影 | 小野

录音整理 | 净安     

编辑 | 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