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进展
案例详情 | 一二三产整合发展 引领有机健康生活方式

基础信息

案例申报单位:义远有机农场

案例名称:一二三产整合发展 引领有机健康生活方式

机构类型:农业生产 加工 餐饮经营 等

 

 

案例回访纪要

案例简介

2010年,梁铭先生怀着为家人提供安全食品的初衷,决定投身有机农业。2011年,义远农场正式成立,最初与日本农业企业禾香园合作,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土地改良和有机作物耕种的试验。义远农场的三年有机转换期是其有机农业实践中的关键阶段。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土地在被用于有机生产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转换期。在此期间,义远农场不使用传统农业中的化学肥料和农药,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以恢复土壤的自然活力和生态平衡。到2012年,土壤状况显著改善,得到了有机土壤认证;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并且获得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

最初,义远农场专注于蔬菜、水稻、鸡蛋等有机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务,并通过自建的销售网络将产品输送到城市,积累了一批忠实的会员。然而,单纯依赖农产品销售的盈利模式并不足以支撑农场的长远发展。因此,自2016年起,义远农场开始探索与二产、三产相结合的可能性,逐步发展出农产品加工、生态体验、餐饮等业务,在保留有机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务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有机衍生品,如米饼、蔬菜脆片等低糖无添加健康零食和米酒。2017年,农场开设了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和亲子体验营,吸引消费者参与农事活动和大自然体验。此外,农场还承接婚礼、团建等活动,将农业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三产模式。

目前,在农场1700亩的土地上,有约900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200亩用于茶园,200亩用于有机蔬果种植,另外大约100亩用于养鸡等动物养殖,剩余的土地则用于其他生产活动,如花园、餐饮和营地等。义远农场不仅构建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态系统,也通过多次的业务调整,逐步成为了一个集有机种植、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如今,农场已获得了诸多奖项,如: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州3A生态休闲农场等。

 

第一部分:案例旨在解决的问题与良食倡议的关联性

健康饮食:农场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供了更加天然、健康的农产品。消费者通过购买这些有机产品,可以减少化学残留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促进饮食健康

动物福利:农场内的蛋鸡由散养模式养殖,只吃天然有机饲料,有充足的室外活动空间,室内空间养殖密度小于每平方10只,室外空间养殖密度小于每平方4

循环永续:义远农场通过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循环,同时减少塑料废弃物,推广可重复利用的器具

食物教育:义远农场通过自然教育和亲子体验营,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农事劳动,理解农耕文化和自然规律,引导消费者关注食物来源和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案例行动解析

维度一:食物生产供应

1.     生产

遵循种养结合的逻辑,采用轮作和休耕的方式来保护土地,避免重茬导致的病虫害问题。

维护土壤健康,在夏季采用高温闷棚的方式,通过提高土壤温度来消灭虫卵。

种养结合,动物产生的有机肥料经过处理后可以还田,补充土壤的养分,从而实现农场内部的生态循环。农场也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增强肥力,将农业废弃物、杂草和餐饮废料经过堆肥处理后,还田作为肥料。

物理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1)       物理防治包括:使用灭虫灯来减少害虫,或在大棚中设置类似纱窗的物理屏障,防止外部虫害进入。农场还在叶菜种植区使用捕虫板,这些板的颜色鲜亮,如亮绿色或亮黄色,吸引那些对颜色敏感的昆虫,从而将害虫引诱并捕捉。

2)       生物防治的手段包括:在蚜虫高发的春季,他们会投放瓢虫、螳螂等益虫,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来控制害虫。

通过一二三产相融合的方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吸引客流,增加收益。

2.     生态

有机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肥用农、保障了农场及周围环境中的土壤、空气和水源的健康。

义远农场还致力于减少塑料废弃物,推广可重复利用的器具,以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农场在接待客人时,优先使用玻璃或钢制器具,尽量避免一次性塑料用品。对于饮用水,农场提供净化水或烧开的水,避免使用瓶装水。

3.     生活

农场优先雇佣本地村民,每年雇佣几十位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年轻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工作,而年长者则负责第一产业和清洁等任务。这样一来,村民不仅从土地租金中获益,还可以通过在农场工作的收入增加生活来源,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维度二:食物消费环境

1.     宏观环境

义远农场参与了乡村振兴的项目。农场通过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以租赁方式获得土地。这些土地最初由村民分散所有,农场统一租赁后,村民通过村委会得到租金分配,形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种植水稻类经济作物会获得政策补贴。

2.     可获得性

义远农场目前的销售渠道均在线上,主要依赖口碑传播和公开透明的运营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注册成为会员,并在微商城或微信群购买产品。(过去,农场与杭州一些高端商超如杭州大厦和万象城的欧乐超市合作,在线下销售有机农产品。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农场逐渐取消了线下销售,完全转为线上。)

 

维度三:食物消费需求

1.     信息和教育

义远农场开设了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和亲子体验营。通过春天插秧和秋天丰收等典型农耕任务,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农事劳动,理解自然与农业的关系。课程围绕中国传统24节气安排,不同节气的活动让参与者在不同季节体验各种农事劳动,从而了解农耕文化和自然规律。这些活动也会引导消费者关注食物来源和健康生活方式。

2.     行为转变

保证好的产品品质是吸引并留住客户的根本。义远农场主要依赖口碑传播和公开透明的运营模式。农场会也会定期对外开放,消费者可以随时前来参观,增加了透明度,也增加了客户粘性。

3.     经济能力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产量相对低(有机草莓的亩产大约为1000斤,而普通草莓可以达到4000斤以上),义远农场的农产品售价较高(通常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到三倍,甚至三到五倍)。因此,义远农场的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是中产阶级及以上的高知人群。这类消费者不仅有经济能力改善生活,还具备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知道有机农产品对健康和环境的益处,更愿意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买单。

4.     产品体验

农场会制作有机衍生品,如米饼、蔬菜脆片等低糖无添加健康零食和米酒,拓宽了产品的丰富度,让消费者有更种类的多健康食品可以享用。

 

第三部分:案例的积极影响

PEOPLE | 案例对人类健康和福祉起到的积极影响

义远农场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供了更加天然、健康的农产品。消费者通过购买这些有机产品,可以减少化学残留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促进饮食健康。

此外,农场开展的自然教育和亲子体验活动,让家庭特别是儿童深入了解农耕文化和食品来源。这种教育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健康饮食和环保的认识,还培养了对自然和农业的尊重。

PLANET | 案例对自然环境起到的积极影响

通过有机农业,农场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推广生态友好的农业实践,保护了土壤、空气和水源。农场还可重复使用餐具和减少瓶装水等方式,减少塑料废弃物。

PROSPERITY | 案例对经济繁荣、社会包容和公平起到的积极影响

农场通过土地租赁和雇佣当地村民,为社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固定的土地租金和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经济稳定性和生活质量。

 

第四部分:案例目前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义远农场计划未来专注于提升有机农业的质量,优化会员服务,并将农场打造成一个以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的休闲场所。为实现这些目标,义远农场将聚焦于私域运营和社区活动的策划,通过精细化的会员管理和互动活动来增强客户体验和忠诚度。此外,农场还希望通过联合推广和市场教育,培养消费者如何吃得更健康、对地球更负责,也吸引更多关注健康和环保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并促进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对有机生活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