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倡议》,
一个全面推动可持续饮食的平台;
一个连结个人、家庭、机构、社区与可持续食物的推动者和机构的纽带;
一个让可持续饮食深入人心并落地行动的思维框架与奋斗目标。
聚焦《良食倡议》,
2020年度“良食学者/良食青年学者”,将继续中国健康、温和、良善而多元的良食实践之路。
良食学者系列项目(良食学者、良食青年学者、良食媒体学者)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良食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良食基金”)食物领导力培养的一部分。2020年度学者系列项目的主题为《良食倡议》。
2020年度“良食学者”完全认同《良食倡议》。将重点推动其中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
2020年度“良食青年学者”完全认同《良食倡议》。将聚焦《良食倡议》的第一条“植物领先”,去研究、探讨和推动以植物性饮食为主的饮食方式转变对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动物福利的重大意义。
经过申请——评审——沟通环节,2020年度“良食学者/良食青年学者”名单正式公布。
相关经验
第一届和第二届良食峰会校友。在第二届良食峰会期间经评委投票通过,获得首批良食基金小额资助。由于组织的夏令营与第三届良食峰会时间冲突未能现场参与,但是负责组织了第三届良食峰会前八个城市的预热会。
从2010年开始探索如何在儿童戏剧教育中体现食物主题,2017年开始用自然教育、戏剧教育等教育手段围绕可持续食物体系进行食物教育。至今已开展面向不同年龄人群,在不同场地举办的自然食育活动20余场,积累了一定的课程方案和实践经验。
2020年初步行动计划
引入德国食物教育教材,结合《良食倡议》内容,将其本土化,并设计出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向更多幼儿园推广。
设计出针对不同农场的四季自然食育课程方案,并在合作农场推广,向农场及体验者推广《良食倡议》理念。
作为《良食倡议》食物教育领域的全国牵头人会:
继续围绕《良食倡议》,深挖、发展自然食育课程体系及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师资培训,建立起师资队伍及志愿者团队。
联合更多国内外食物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以论坛或联合会议等形式,共同探讨基于《良食倡议》所倡导的食物教育工作应如何开展。
鼓励、帮助食物教育领域的同行者们一起,将《良食倡议》内容通过课程或活动向更多家庭和机构传播。
相关经验
第二届良食峰会校友。在第三届良食峰会时组织了良食青少年圆桌,促成“青少年良食宣言”。
以校园社团活动等推广良食理念;与清华大学的餐饮管理者(主要是饮食服务中心科长和食堂经理)丰富的沟通经验;在环保机构实习;举办峰会,在气候议题的框架中强调食物议题。
2020年初步行动计划
一年内,希望先影响到国内若干所大学的管理者认可《良食倡议》并开始实践。动员和整合已有资源,分别在几所高校,通过不同的适当形式(校方、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食堂改造大赛,课题调研,已有或正在筹备的素食窗口学生与校方的对话等等),与餐饮管理者深入交流,了解他们需求,找到可能驱使他们践行良食的动力,以及实际阻力;鼓励试点实验,总结和互相分享经验。
在充分熟悉国内高校餐饮运作思路后,学习耶鲁等国际高校的经验(如何从零开始),并将之总结为适用于国内高校的指南。
充分利用国内高校与耶鲁等国际高校的交流合作机会,向国内高校介绍植物领先等趋势。邀请国内高校参与食物领先论坛(最好是借国际高校与国内高校的往来机会,由国际高校发出邀请),争取让国内高校认可《良食倡议》。在食物领先论坛期间,学校间相互分享实践经验,并制定持续改善实践的路线图。同时可以在食物领先论坛举办青年分论坛。
形成一份高校食堂良食(植物领先)行动指南,附最佳实践案例集;若干所国内高校签署《良食倡议》,开会通过高校良食共识,制定今后持续共同开展工作的路线图。在今后几年让越来越多高校加入高校良食网络。
以上过程由青年团队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注重青年的角色,锻炼青年的能力,建设良食青年网络。
相关经验
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良食峰会校友。
曾在多家世界500强公司任高管,18年供应链管理经验,Six Sigma 黑带,擅长精益管理、企业管理系统实施。
目前,以推广健康食材、健康生活为己任,致力于环境保护、农耕教育、有机农业等方面。
负责的校园食农项目从2017年年底启动,已顺利运行近两年,获得校方、学生、家长和教育系统领导的一致好评。2019年,南京电台直播了一次课程的全程内容;项目地被评为南京市校园星光基地;项目课程被评为区特色课程。同时,成功开发了第二家校园农场。
南京校园农场项目合影
2020年初步行动计划
继续推进校园食农项目。因地制宜,建设既好看又好吃的校园农场,增加校园的生物多样性。开发系列食农教育课程,带领孩子种植、观察,提高孩子对自然、生命的认知,提高其感官能力、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计划2020年底前新签约8所学校,将校园食农教育项目标准化,在南京复制推广到10所学校,并同时在周边城市寻找合作伙伴,将此模式推广到其他城市,覆盖影响更多的群体。
作为《良食倡议》食物教育领域的全国牵头人,会继续推广宣传有机农业、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在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深入研究。联合国内对此领域有兴趣、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推动校园食农教育的发展。
主持人,心灵歌者,环保生活家
相关经验
先后策划并主持了《素造心生活》《追素》等节目,同时还将素食与其它艺术跨界融合,推出“Wear Love无伤害时装秀、Vegan老上海音乐会”等活动,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作主题演讲《纯素优生活》、《素食让我所向无敌》。观众反响热烈,启迪了很多人重新思考健康饮食和人生,同时自发选择植物性饮食!
2017年8月,为更好地验证食素者的体力和耐力,与十余位志同道合者相约“万里素食骑行”,沿途宣讲素食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发人们的热情支持和关注。
理解“良食”
“良食”,即良心食物。如此寓意深刻的词语是对国人乃至世人的殷切期盼和浓浓祝福!环境污染、心灵污染,导致食品污染。若欲改良食物,必先改良人心!改良人心的首要项目是食物教育,它的外延可以涵盖良食基金的其它七个项目。
而食物教育可以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我认为影响最广的传播载体要属制作视频节目,借助移动互联网走进无数人心里。我万分相信没什么比影视化手段能更好传播良食理念了!
未来计划
我在主持世界佛教论坛等文化活动时,发现很多佛教信众还没有选择素食作为自己的饮食方式,所以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会积极向他们介绍“植物领先”对人类健康和星球健康可以产生的积极影响,为尚未选择素食的佛教信众提供宗教观点之外的另一种视角。
在行动层面我会策划相关活动,制定有效的激励方式,在佛教团体中带动起对植物性饮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改变。
另外,我会积极配合良食基金接下来举办的各项活动,提供我能给出的帮助,将自己在做的事情与良食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阿军轻蔬工作室创办人、良食大厨
相关经验
目前我已经将“轻蔬食”理念推广到国内外200余家餐厅,脚步遍及多个省市和国家,并且受聘作为多所小学和幼儿园的轻蔬课外活动讲师、营养搭配师,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健康、可持续性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理念。
此外,我还致力于改善厨师同行的工作环境。在合作的餐厅中,优先选用现代化的厨具,推广绿色环保、少油少盐少油烟的烹饪方式,不仅保证了菜品的健康,也降低油烟对厨师的身心伤害。
理解“良食”
2019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运动不足,高脂肪、高蛋白、高糖份的饮食摄入,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几率。此外,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也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威胁。
《良食倡议》中的八项原则,对个人、家庭、团体作出了理论性的指导,系统推动着健康、可持续和良食的饮食习惯,自提出以来,得到了非常多的人和机构的支持。
我从事厨师行业二十余年,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收获和感悟很多,最终形成了“轻蔬食”这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轻蔬食崇尚简单、均衡、零负担、纯植物、可持续性的饮食方式,与《良食倡议》原则不谋而合,相辅相成。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植物性、可持续性饮食的推广,努力将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带给更多的人。
未来计划
2020年,我将参与到更多公益活动中,加入《世界大厨宣言》,与更多的厨师同行一起,将大厨宣言签署到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影响更多的厨师关注并参与推动中国可持续性的食物体系。
要让更多人关注《良食倡议》、喜欢上可持续的植物性饮食,除了参加活动呼吁推广外,我还将立足于本专业领域,创新设计出让大众满意,人人喜欢的营养、美观、植物性菜品,让群众用嘴巴投票,潜移默化影响更多人选择可持续性的饮食习惯。
除了利用好杂志、微博等传统社交媒体,针对年轻人的网络习惯,我还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精心制作有关植物性饮食、健康饮食和良食理念的视频,将《良食倡议》传播开来。
道瑜伽认证导师、绿色生活倡导者
相关经验
美国华尔街金融公司4年的理财经历,与国际教育领域10年多的贡献。结合了对不同领域需求的了解和对未来世界的思考,从个体与机构等不同层面做工作,普及知识、凝聚社区、支持绿色企业。
例如:引进珍妮·古道尔博士的“根与芽”项目,给学生们提供为动物、社会、环保做贡献的机会和体验;
与F2N、GoalBlue携手组织‘轻盈市集’,倡导‘轻盈生活、智慧饮食’的理念;
协助仁爱基金环保部进行地球日、环保生活方式、素及环保等各项主题活动的分享、讲座和培训工作;
创立了Beijing Vegan Community的每月素食探索主题聚餐活动……
类似的项目带来了与国内外近百家绿色企业合作、共同推广绿色蔬食饮食、环保生活方式的机会。
理解“良食”
《良食倡议》中的八个方面涉及到了所有与我们自身、与地球和大自然、还有其他所有生命的安康和福利。无论是从教育角度还是我们发展趋势、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的食物消费体系可以从这八个方面进行改良、让我们每一个人的食物消费都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滋养所有的生命。
如果我们可以与社会进行一个良性互动、给予恰当的知识、以及可以具体实践的能力和技巧,绿色企业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支持、繁荣兴旺,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未来计划
协助良食基金一起完善和推广《良食倡议》的标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社区互动活动,如“旧物新生”二手物品交换、地球日、环保节、绿色生活、环保夏令营、植物奶日等等不同主题加蔬食聚餐的方式,深入展示和传递《良食倡议》的各项原则,凝聚个人和企业的力量,普及良食认证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性。
互联网从业者
相关经验
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坦福点燃学者。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多年,小米, 乐视, 京东和Facebook。拥有 12 年公益活动组织经验, 参与组织过 1000多场活动,作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校友会的负责人,在北京留学生群体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作为 6 年的互联网从业者,对互联网运作方式熟悉, 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完美结合。 最重要的是我个人喜欢健康的、好的饮食,我希望通过我的创造力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完成这个事业,为保护环境付出一份力。
理解“良食”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大众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原来吃饱到现在吃好。目前大多数网红店、外卖的油炸辛辣食品的确满足了目前人们的味蕾。但从长远来说,它不仅对国民身体带来了负面影响,外卖所产生的垃圾也是对环境的巨大伤害。
一方面,大众有养生的需求, 中医食补的概念越来越流行,相关广告非常多,但大众却不知道如何科学养生,导致伪有机食品、保健品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大众愿意为健康食品支付合理溢价,但是市场供方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健康食品价格超出大众的承受能力,导致不能普及。
有机会申请良食学者,可以进入这个群体,我很开心。作为一个互联网人,工作很多时候需要 996,基本三餐都是外卖解决。大家的口味都是辛辣为主,吃久了,舌头已经对食物的原味失去了感觉。工作之余, 享受一顿美食, 应该是一顿很开心的事情,可是现在外卖食物辛辣的口味设计,却让我们慢慢丧失对食物的感知。《良食倡议》给我们带来了易于理解的普适价值观,易操作,好普及。少吃外卖、每周一吃素、多吃有机食物、吃时令菜,这些都是我很认同的,同时我觉得作为一个互联网人,是可以做到的。
未来计划
作为良食青年学者,2020 年,我希望能做 6场线上和线下的活动, 能够在线下向 600-1000 人宣传《良食倡议》,同时有 10 万人的影响力。我计划在活动中发展出10-20 人的团队,邀请他们申请2021年的良食学者项目,持续推动《良食倡议》。
目前,我和几位爱好良食的小伙伴商量出了一个初步的活动方案,以下是我们明年计划举办的部分线下体验活动主题:
潭柘寺素食体验- 素食的修身养性。
瑞士大使馆- 在全世界最美的国家体验最新鲜的食物。
撸起胳膊好好吃-每天996怎么吃
全球健康- 长寿村的启示
顶级运动员可以教你的tips - 李娜的协和保健师给你传授健康饮食的经验
五星顶级餐厅- 利兹卡尔顿的西式健康餐体验
我本人很赞同《参与感》这本书的理念,所以希望可以通过能够直接影响到的学生、海归群体和互联网科技工作者,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活动中发掘有意向的合作伙伴,鼓励他们自行组织活动,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