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良食通讯 005 期,良食基金(Good Food Fund)是中国绿发会下属的专项基金,成立于 2017 年,一直专注于在中国推动健康、可持续食物体系转型。在每期“良食通讯”中,我们希望与你分享良食基金在最近三个月里走过的足迹、产出的原创内容以及接下来几个月的行动预告。
2021年的第二季度,我们取得了 Meatless Monday 全球办公室的授权,将周一蔬食作为推动健康可持续饮食理念的有力工具,并为首批十家实践机构颁发认证木牌;于今年2月成立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可持续食物消费中国行动平台又有不少新的行动;此外,我们开启了即将于今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良食峰会筹备工作……
火热的盛夏悄然而至,祝福大家拥有一段难忘的夏日时光。
Meatless Monday 是一项风靡全球的食物运动,该运动倡导人们将每周一作为自己的蔬食日,不吃动物产品。该运动发起的背景是创始人 Sid 发现过度肉食的美式饮食带来的健康问题占据美国公共卫生开支很大的比重。而只要一周减少3顿饭的肉食,就能显著改善这一问题,联想到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每周一是人们行为改变的高峰,Sid 决定将周一作为素食日在全美倡导,不久这一运动就传播到全世界,拥有了很多追随者和实践者。
这一运动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经过与 Meatless Monday 全球办公室的讨论协商,今年5月,良食基金正式取得授权,成立项目组,将周一蔬食作为推动健康可持续饮食理念的有力工具进行推广,并为实践机构颁发认证木牌及证书。我们将 Meatless Monday 汉译为”蔬适周一“,寓意“蔬适周一,舒适一周”,即周一适合选择全蔬食,这样的选择将帮助开启一个舒适美好的一周。
在5月22日,中国绿发会华茻会成立大会暨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中国说对话期间,我们为全国十家首批实践机构(包含餐厅、食品企业、咨询机构、学生辅导中心、城市综合体等)颁发了认证证书,他们承诺在未来的一年内积极向自己的客户推介这一运动,并在自己的机构餐饮内践行周一蔬食的原则。
5月22日,致力于推动纯素生活的中国绿发会华茻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良食基金受邀主持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中国说对话,讨论如何联合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良食基金于去年良食峰会提出《2030倡议》,即到2030年之前,以30%高质量、生物多样的植物性饮食替代30%的动物蛋白。
会上,我们介绍了良食基金自成立以来工作重心的转变以及背后的理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机构代表储学琴女士分享了动物福利对素食推动的重要意义,良食基金执行长侯兵分享良食节及良食大厨培训项目与《2030倡议》的关联,并在最后为首批“蔬适周一”实践机构颁发认证证书。
4月30日-5月5日,2021长江文化艺术周在重庆九龙滩广场举行,形式涵盖艺术主题峰会、电影节、音乐演出、沙龙讲座、装置展览、亲子互动等丰富内容。在可持续生活版块,良食基金策划总监李艺泓受邀出席,分享良食·妈妈厨房项目的构想与愿景:
“妈妈厨房”将与农民,科学家和厨师共同努力,立足于植物领先的菜谱和食材的开发,增加每天生产和消费的食物的多样性,向所有人提供更好的饮食质量;通过教育和培训,培育更多的食物创变者,引领饮食习惯的改变,推动食物生产体系的转型。 同时加强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采取社区共建的方式,使“妈妈厨房”项目落地,成为社区的“良食枢纽”,提供可口、健康和可持续的餐食,改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游猪生态发起的「企业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坊」在深圳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湾区青年空间举行,良食基金策划总监李艺泓受邀出席并发言。
在工作坊上,艺泓分享,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于食物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不可持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采取行动,其一是打破食物系统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允许更多替代性解决方案出现,同时改变饮食结构,选择以植物性为基础的饮食,并关注多样性植物食材的挖掘与推广,扩大日常食材的选择范围,以经济效益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
5月29日,良食基金发起人简艺受”中国动物福利项目组“的邀请,主持著名动物科学家 Temple Grandin 教授关于”屠宰场的牲畜处理“线上讲座。
Temple 教授曾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成长经历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自闭历程》而为世界所熟知。在妈妈的细心照料和恩师的提携下,她找到了自己可以为这个世界服务的方式。在大学期间及毕业之后,Temple 凭借着天生的敏感和动物视角,优化了农场动物的屠宰程序,使农场动物在死亡关头可以最小程度地感受痛苦。该讲座着重分享了人道屠宰程序的技术细节,适合有志于了解人道屠宰程序具体实施细节的人学习观看。
5月21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6.4级别地震,漾濞县很多房屋受损严重,村民居住在帐篷安置点内,很多救灾人员和灾区居民以方便食品充饥,没有吃上一热乎丰盛的饭菜。良食基金一直关注大厨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认为在灾难事件发生时,食物是抚慰人心最好的方式,灾区支援团队里应该出现大厨的身影。
于是,由良食基金牵头、良食大厨李岩领衔的灾区暖心饭团队在很短时间内组织起来,于6月1日赴漾濞县大澜坝村,使用募集来的爱心食材为当地村民及救援人员制作了一顿丰盛温暖的晚餐,得到当地人的一致好评。
良食基金的老朋友可能都记得2017年的良食全国路演。今年,刚刚成立的“蔬适周一”团队携手良食大厨阿军再次出发,开展全国巡演,普及《良食倡议》与“蔬适周一”运动,展现厨师对于食物系统转型和建设可持续饮食未来的领导力,推动健康、可持续生活。
6月19日至20日,阿军轻蔬 X ”蔬适周一“武汉站巡演顺利开展。我们与50多位热爱生活、关心健康与环境的参与者一起走近食物的真相,探索饮食与我们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蔬适周一“团队从”蔬适周一“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启”蔬适周一“,如何开启”蔬适周一“三个方面与现场参与者进行了交流,阿军大厨则立足30多年的餐饮经验,和大家分享了他和团队所总结的轻蔬生活理念,以及如何在日常实践轻蔬生活。
下一站巡演将于7月中旬在杭州举办。我们希望通过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个人、餐厅、食品加工企业、酒店、地产物业、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社区等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在2030年达到增加30%高质量的生物多样的植物性饮食的目标,实现人类、动物与地球健康和谐共生的愿景。
重建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更公平的食物系统已经迫在眉睫。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 · 古特雷斯将在2021年9月召开的粮食系统峰会上,召集各关键利益攸关方,一起启动改变食物生产与消费方式的 “颠覆性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在2030年前,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实现所有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峰会的各项议程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青年、食物生产者、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公民社会、原住民等多利益相关方都积极参与其中。
7月26到28日,峰会的前期会议(Pre-Summit)将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汇聚并深入探讨五条行动轨道、四个变革杠杆等工作领域的前期成果,从而为将于9月举行的正式峰会做足铺垫。
由良食基金发起的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邀请
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将于7月27日北京时间14:00-14:50在峰会前期会议举办平行论坛,
下面,请跟随本期良食通讯回顾过去几个月内,中国行动平台在政策创新、社会参与、中小企业、青年赋能等领域的动态吧。
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下,菜市场似乎被划入了退休预备队。良食基金与大中华区慢食协会首创的 WET 菜市场概念,则给链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菜市场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健康(Well-being)和生态可持续(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为要义,促进食物系统转型(Transformation)。
6月15日,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举办了第六期中国说对话,探索菜市场在城市食物环境变革中的无限可能。在此次会议中,《WET菜市场共建手册》发布了新版本(在这里获取)。来自美国、东南亚、非洲的专家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实践案例。来自政策研究、卫健系统、学术、城市规划、不动产运营管理、设计、餐饮、社会创新等领域的对话参与者共同探讨了不同利益相关方在中国推动WET菜市场落地的合作路径(在这里查看对话的总结报告)。超过八万名观众在百度直播收看了此次别开生面的对话,亦有数百人参与了与对话同期举行的“菜市场观察家”社群活动。
6月25日,良食基金主任简艺、食物政策官员欧阳惠雨赴宁波市北仑区参加了营养健康智慧菜市场的启动仪式和专家研讨会。良食基金与北仑区卫健局领导、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敏教授团队等多方进行了深入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下半年,在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行动轨道二领导团队的支持下,良食基金计划将剑桥大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项目(RSDP)的政策创新营(Policy Boot Camp)引入北仑,推动全国首个WET菜市场试点的策划与实施。
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对话活动是峰会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由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召集、举办和支持的一系列“中国说”对话旨在向我国相关各界与广大公众介绍峰会的进展;同时,挖掘与呈现中国的良好实践案例,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自2月初第一期健康校餐主题的“中国说”对话以来,又有七场“中国说”对话汇聚了更多社会各界对于食物系统转型的思考与实践,并通过官方反馈机制贡献到峰会挖掘“颠覆性解决方案”的进程中。同时,通过线上直播,近一百万公众观看了这些对话。七月,中国行动平台还将举办两期聚焦改善动物福利与推动食物系统转型的“中国说”对话。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过往“中国说”对话的详情吧:
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乡村振兴与食物系统转型
美国东北大学师生、良食基金:中美青年对话
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食物教育网络、良食基金:让食物教育进入主流课堂
中国绿发会华茻工作委员会、良食基金:素食推动如何促进食物系统转型
良食基金、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86中国食物设计联盟、ImPacked Travel:城市食物环境变革——一座菜市场的无限可能
传家国际生态村、博尚生技实业:食物教育如何启发全人价值观,且支持社会善经济?
瑞尔行为中心、良食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运用行为科学减少食物浪费
为呼吁全球参与并采取行动作,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秘书处决定在全球11个执行区域(按语言划分)同步开展中小型企业系列活动。峰会秘书处授权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作为牵头组织,与中国国际商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大中华区及海外华语区域的系列活动(区域对话和全球大赛),组织区域内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到这一国际盛事中。
华语区中小型企业对话
华语区中小型企业对话于6月8日成功举办,总参会人数近百位,包含来自于农作物生产、环境与生态、食物教育、加工与零售等诸多领域的 50 家中小型企业的代表。通过总会场及四个分组讨论平行进行,中小型企业代表对现状及有望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途径进行了热烈探讨,并达成了食物系统内合作交流平台是其转向可持续发展及中小型企业未来积极发展的必要条件等众多共识。
“成为为所有人提供优质食物的最佳小型企业”全球大赛
此次大赛是联合国在食物系统内组织的首次中小型企业竞赛,旨在从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实践案例,选拔出50家最佳中小型企业。历经三个月,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联合各方机构进行大赛宣传及推广,并协助众多企业完成了大赛申请。目前已有5家华语企业入围半决赛(全球150家)。从绿色生活到碳汇农业,从植物提取天然原料再到植物肉新饮食——这些企业在自己的领域内为“人人享有良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期待华语区企业在七月中旬决赛中表现!
在一系列对话与面向中小型企业和行业专家的问卷调查顺利完成后,峰会秘书处发布了一份“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关注中小企业”的总结报告(可从此链接查看和下载报告中文摘要版的草案),并提出了三条途径,以便在食物系统转型的优先事项制定、规划和治理的过程中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加以考虑:
激励企业为人人提供良食
在行业规划中,提升食物系统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创造一个能让食物系统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商业生态系统
七月,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将继续为华语区中小型企业提供发声的机会,包括举办与中国网合作的直播接力和协助全球中小型企业对话等活动。
在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的全球行动召集下,青年当然不能缺席!由世界各地的食物行动青年领袖(包括粮食系统峰会五条行动轨道的青年副主席)发起,由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和粮食基金会(Food Foundation)支持的#Act4Food和#Act4Change青年倡议应运而生。这个倡议由1个承诺和17项具体的“变革行动”构成。这两项青年倡议于5月18日召开了全球发布会。目前,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的欧阳惠雨和宗毓华,作为青年倡议核心工作组中仅有的东亚地区成员,正积极推动这项全球性的青年事业。
这17项“变革行动”由此前数月征集过程中,世界各地青年提交的成百上千个主张汇总而来。对于关心食物的我们来说,它就是更切实可行的一套SDGs!
4月,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的青年工作组成立以来,核心成员们成为了大大小小各项活动的幕后主人公。青年工作组目前共有10名核心成员,他们在不同时区远程协作,推进着一系列创新的、在地性项目:
“八九不离食”播客
优质课程等国际资源
中国区青年大使网络
A4F A4C全球首场区域对话
青年良食峰会
......
5月18日,紧随A4F A4C的全球发布会,中国行动平台青年工作组召集所有中国区青年大使申请者,举办了一场对话。三十余名青年从中脱颖而出,成为A4F A4C在全球的首批青年大使候选者。目前,他们正在其所处的社群中发起对话,组织活动,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传播“青年承诺”和“变革行动”。今后,中国行动平台青年工作组也会持续招募更多青年,推出更多帮助他们成长的计划和项目,壮大食物系统青年人才的储备库。
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
首届全球“食物X电影节”青少年短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面向全球的青少年群体(13-18岁)征集食物主题相关的一分钟优质短视频。
视频探索方向可以是:1、支持农民的食物实践;2、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享有食物;
3、为我们的健康提供动力的食物;4、保障我们未来的食物;5、以食物对抗气候变化;6、以食物哺育社区精神;
这个7月,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以下简称 WAP)和 Eurogroup for animals(以下简称 Euro) 两家机构将通过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中国行动平台,举办两场以“动物福利”为主题的“中国说”对话活动。
其中,WAP 将聚焦食物体系转型与动物福利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做针对性探讨,Euro 则从政策、商业参与和公众宣传三个方面,为未来中欧两大经济体如何共同推动动物福利实践,在动物性产品贸易、动物福利的标准及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观看方式:
当今世界,青年是引领变革的关键力量。为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到食物体系转型的工作中来,良食基金与游猪生态合作,于今年8月举办第一场良食青年领袖峰会,汇聚中国最具活力和责任感的青年,从菜市场、超市、食堂的田野现场出发,与耶鲁世界学者、清华大学教授、资深媒体人、动物福利专家、公共传播专家、青年领袖、卓越的华人艺术家一道,进入全球最前沿最紧迫的五大食物议题。
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方面致力于帮助消费群体认清当今食物生产体系的真相(尤其聚焦工业化养殖中不为人知的残酷面向以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出负责任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也试图扮演中国区食物系统变革的“枢纽”角色,协调可持续食物变革领域的同行者,促成深度对话与默契合作。
以去年第四届良食峰会推出第一版《良食报告》为开端,良食基金也开始深度挖掘中国食物体系变革领域的颠覆性解决方案,并予以奖励、肯定和推广。每年一度的良食峰会,就是良食基金在这些方面工作的精华呈现,也是世界各地可持续食物变革者相遇、相知,相互增益启发的盛会。
本届良食峰会近乎与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同期举行(皆在9月),在这样的背景下,良食基金作为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的中国行动平台,将邀请更多在食物系统的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领域工作的机构代表出席,从“高空”俯瞰食物系统变革要去向何方。同时开设4组平行论坛,以“城市食物环境”、“可持续饮食与动物福利”、“生态大厨2030”、“食物教育”为主题,细致深入地探索面向未来的食物体系变革方案。
此外,今年峰会我们将首次尝试从中国行动平台征集到的食物系统中国区最佳实践案例中,评选出年度最佳实践奖&年度良食远见奖,为食物体系转型贡献中国解决方案!
目前,峰会已进入正式筹备阶段,我们正在向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厨、机构代表发出邀约,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期待今年9月为各位再次奉上一场思想交流的盛宴!
秉持着从食物视角去理解世界的初衷,中国行动平台青年工作组创立了名为“八九不离食“的播客栏目。在这里,我们希望提高大家对食物系统的认知,最终引导大家践行健康、可持续的饮食模式。节目的核心目标是接地气地讨论食物系统中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科学的等各层面因素的交互联系。主题上,各行各业青年嘉宾的讨论则涵盖可持续农业、动物福利等许多SDG相关议题。
近期,“八九不离食”上线了新系列子栏目“食不相瞒Q&A”,聚焦消费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希望借此拉近声波两端的距离,成为受听众喜爱,值得大家信赖的好朋友。
现共有四期节目在各大平台发布,欢迎大家前往收听,在留言区和我们交流。
食不相瞒Q&A | 关于吃素:我行我“素”,会营养不良吗?
假如一位对地球有不良企图的外星人想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地球人未来吃不上饭,他会发现:不需要做什么,因为地球人目前普遍奉行的“化学农业”正在帮他实现这个目标。这篇文章将会简单梳理化学农业的发展史以及负面影响,并探索”再生农业“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如何逆转土壤退化、应对日益频繁的气候威胁。
忙碌的现代人下厨房的比例越来越低,将自己的日常饮食外包给了餐饮行业,但”外包“创造出的一整个产业链条,却让参与链条的任何一方都没有真正受益。那么未来,人类厨房究竟应该安放在何处?我们要如何重拾美味与愉悦,同时兼顾健康与地球生态?这篇文章为我们开出了一帖处方。
从民国时期至今,中国一共出现了两次脱离宗教背景、在全社会开展的素食运动。第一次是以孙中山、伍廷芳为代表,希望借由饮食变革,改善国民性,在国际舞台上增强本国的竞争力。第二次就是从2010年开始,借助新媒体浪潮,出于环境保护、动物关怀为目的的新素食运动。这篇文章比照了两次素食运动的异同点,并系统梳理、分析了2010年代新素食运动的特点、瓶颈等,是一篇深度好文,值得花时间阅读。
2021年5月,一家致力于完整实践《良食倡议》八项倡导的餐厅在美丽的云南大理古城内正式开门迎客。这家餐厅并非由良食基金创办,但它的创始人之一李岩却与良食有着不解之缘。 这篇文章梳理了李岩结缘良食基金以来的成长经历,并介绍他如何将良食理念融入到餐厅的日常实践中。如果有机会来到云南大理,记得来这家餐厅试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