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进展
2019良食峰会第一天 | 打开2020年代的最佳方式:植物领先


DSCF6081.jpg

2019年8月16日,第三届良食峰会GOOD FOOD SUMMIT在苏州音昱水中天正式开幕。


DSCF6087.jpg

邱嘉秋先生主持2019良食峰会开场。


DSCF6103.jpg

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主任 简艺先生


352592948.jpg

万邦集团音昱水中天总经理 Eddy Ram


1947191.jpg

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主席 乔凌女士


简艺先生、爱德先生和乔凌女士分别做欢迎致辞。


打开2020年代


1073010370.jpg

肉食地图小组领导 小匡先生


开幕致辞后,良食基金主任简艺先生结合联合国2050年全球人口达到100亿的估算,为大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提倡良食。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最有力支点是什么?就是餐桌上的食物选择。


良食的内涵用四个字来解释,就是好好吃饭。好好吃饭有两个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好,对地球生态好。


简艺先生指出如果人类的饮食习惯不改变,即便是工业化养殖未来也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更不必说食品安全问题了。


当务之急,是提高植物性饮食在餐盘中的比例。在演讲中简艺先生澄清,良食不等于素食,推广良食的目标不是让人人都变为素食者。而是希望基于实证科学的研究,为人类指出目前饮食方式的不可持续,从而自觉地选择植物性饮食为主的饮食方式。


演讲最后,简艺先生发布了植物领先Plant Forward概念、“万元求一字”活动现场投票、大厨3.0计划等。


接下来,良食数据小组的负责人小匡分享了他的团队在描绘中国肉食地图时得出的重要结论,介绍了中国动物性食品供应和人均消费现状的最新数据。从中我们了解到:山东与河南是动物产品生产量最大的两个省;广东则是最能消费动物产品的省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富贵病越来越多;可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不足,动物饲料生产相当依赖海外。


335059355.jpg

《EAT-柳叶刀》报告的科学转化主任委员、撰稿人之一 Brent Loken 先生


1384470184.jpg

天人文化联合创始人,优酷创始人 古永锵先生(右)


优酷创始人古永锵先生主持2019年《EAT-柳叶刀报告》中国区正式发布。


Brent Loken 先生代表EAT-柳叶刀可持续食物体系及健康饮食委员会正式发布《EAT-柳叶刀报告》。柳叶刀目标至2050年,达成近100亿人口的星球健康膳食。全世界各地当前摄入饮食和参考膳食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是否能够基于自然解决食物、碳排放、资源、土地等问题,将目标转变成行动,是我们这个世代面临的重大挑战。《EAT-柳叶刀报告》汇聚全球不同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尝试给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解决方案。


1540852016.jpg

耶鲁大学后勤助理副校长 Rafi Taherian 先生


493062304.jpg

蔬食周一(Meatless Monday)全球总裁 Peggy Neu女士


作为耶鲁餐饮的总负责人,Rafi Taherian副校长介绍了耶鲁大学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学生激励和学校的运营。


蔬食周一(Meatless Monday)项目全球总裁, Peggy Neu女士分享了“世界范围内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与菜单变革”。为什么选择星期一纯蔬食呢?因为周一是新一周的开始,更容易启动改变的愿心。


1497338579.jpg

明绿行动智库创始人 Mia MacDonald女士


323356131.jpg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席春玲女士


596716440.jpg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食物项目中国负责人 高莹女士


明绿行动智库创始人Mia MacDonald女士分享了“植物领先与可持续食物系统”,详细介绍了工业化养殖的危害。 


席春玲女士则进行了“动物福利与可持续食物系统”主题演讲,她指出提高动物福利,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土壤到餐桌,发展绿色农业和动物福利。


高莹女士分享了“可持续食物系统与循环经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食物项目为食品循环经济创造不可阻挡的动力,并且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巴西圣保罗三个城市的政府都将有可持续食物相关政策出台,期待未来中国也会有城市加入。


77445508.jpg

《良食倡议》签署仪式


上午的最后,大会进行了《良食倡议》签署仪式,数十家组织机构现场加入签署倡议。


植物领先论坛


DSCF6483.jpg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袁长征女士


DSCF6505.jpg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宜居未来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注册营养师 Becky Ramsing女士


DSCF6523.jpg

中国科学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宗耕先生


1883483145.jpg

苏州音昱水中天营养师 罗晓女士(左)


袁长征女士主持了下午第一场“植物领先和公共健康论坛”,聚焦植物性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Becky Ramsing女士说道:植物领先不需要是完美的,应该因人而异,鼓励点滴进步,不苛求完美,不妄作评判。


宗耕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一直致力于营养素生物标记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膳食、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队列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苏州音昱水中天营养师罗晓女士熟悉中国、澳洲、新西兰的食品安全法规,拥有食品安全与质量内审员资格证,在她的努力下音昱水中天的食品质量与营养健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793553454.jpg

从左至右

MSC咨询合伙人 杨名先生

OATLY大中华区策略及市场高级经理 陈菲女士

谷孚咨询(GFIC)总经理 苗梦曛先生

珍肉创始人兼CEO 吕中茗先生

良食基金首席项目官员 周静女士


杨名先生、陈菲女士、苗梦曛先生、吕中茗先生和周静女士围绕“植物基产品的社会创新与投资”分享了各自的视角与市场观察,以及公司、公益机构在推广植物基产品和理念时的思路方法。


动物福利论坛


1722289747.jpg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企业项目运营代表 侯兵女士


动物福利论坛上,侯兵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动物生存的基础需求、工业化集约养殖环境下动物的生存条件、动物福利的内涵,并对动物福利与人类福利关注焦点的不同做了区分。会上介绍的《欧洲鸡蛋足迹报告》让人耳目一新,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福利的动物饲养方式正在形成新趋势。


在圆桌讨论环节,12位嘉宾分为2组,分别围绕“为什么提倡团餐公司和食品公司使用动物福利产品”和“农场动物福利和健康”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320349343.jpg

从左至右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首席代表 周尊国先生

良食大厨 王丰先生

可持续性饮食倡导者 Brain Tan先生

CSA 联盟 石嫣女士

浙江青莲猪产业链研究院院长 赵昕红女士

苏州欧福蛋业副总裁 韩太鑫先生


在圆桌1的讨论中,两位践行动物福利养殖的企业家代表赵昕红女士与韩太鑫先生讲述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探索经验与相关思考。

石嫣博士自述在博士研究期间,已经关注到此次峰会讨论的众多议题,也就是食物体系的另一种模式。在了解到新的趋势理念后,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并推广开来,而不是单纯地做学术研究,这也是她当年选择在农业领域创业的原因。


王丰大厨坦言,在厨师行业,对植物性饮食有所认识的同行并不多,并且消费需求也在制约着厨师的食材选择。在动物产品方面,想要获得高品质的动物食物,与高福利的动物饲养是分不开的。


1082064239.jpg

从左至右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企业项目运营代表 侯兵女士

中国保健协会膳食营养研究员 孟祥兵先生

北京百年栗园技术总监 李冬立女士

北京农职院农业技术推广教授 郭秀山先生

中国轻蔬食创始人 阿军

绿发会大学生发展工作委员会北京站执行站长 欧阳惠雨先生


圆桌2讨论中,主持人侯兵女士请李冬立女士、郭秀山先生介绍了他们的企业为什么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选择福利养殖,采用最高的生产标准。


郭先生说,福利养殖看上去效率低,但因为减少了动物疾病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以另一个参考标准来说,实际是提升了效率。


在问答环节,专家呼吁在世界动物福利的学术研究领域,应该支持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发声,中国传统智慧也可以在这个议题上提供独特的视角。


青少年圆桌论坛


937876747.jpg

晚上进行的青少年圆桌论坛,最小的参会者8岁,他说:“良食应该是可持续的食物才对,比如说西红柿吃掉了种子还可以种出来,而且不要有农药污染的食物更健康。”


我们的每一口,都是对世界的温柔;我们的每一口,都是对自己的珍重。


85%植物性食材的午餐


53527183.jpg

1449786652.jpg


纯植物茶歇


DSCF6583.jpg

DSCF6590.jpg

DSCF6606.jpg

DSCF6612.jpg


这场智慧、友爱、令人欢欣鼓舞的饕餮盛宴,已经正式开启。

第二日主题:大厨3.0与绿色团餐,精彩继续。

INTO the 2020s



摄影:Julien、一晗